您的位置: 首页 >党务政务>详细内容

田径场上的“拼命三郎”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-08-20 14:09:32 【字体:

     长达一个多月,邓全洲右手始终提着个布袋子在塑胶跑道上指导训练,好奇的队员忍不住询问,想一探究竟,结果发现袋子里装的,是他的胆汁,手指长的钢针插入腹部,导引管从衣服下摆伸出,连接着容器放入布袋子里。知道真相的队员不由得感叹:“邓老师真的太拼了。”

邓全洲向队员示范拉伸动作。

      细致选材,精细管理如同保姆

   今年59岁,在市体校工作40多年,邓全洲依然是起得最早的教练。8月15日6时许,市一中田径场,邓全洲戴墨镜穿着红短袖带领队员做热身运动,他希望在退休之前,打好省运会,完成收官之战。

   “什么样的人跑得快,跳得高?”记者提到这个话题,邓全洲就开始展示他的腿。“你看,我这个跟腱就很长,起码25cm,小腿长,大腿稍短,这就是跑、跳运动需要的腿。”邓全洲说,跟腱越长,弹跳力和爆发力就越出众,而大腿稍短可以增加运动频率,小腿长可以增大步幅,换步的频率高,步幅大,才跑得快。

   “黑黑瘦瘦的,身材很修长,当时就觉得,这个小女孩应该能练出来。”在汉寿县运动会200米赛事上,邓全洲看中了彭梦媛。“性子很倔,经常跟我唱反调,但是很聪明,动作学得快,也比较努力。”经过邓全洲的培养,彭梦媛顺利进入省队,多次获得省运会金牌,最后进入国家田径队,并在2019年获世界田径锦标赛选拔赛女子三级跳远季军。

      彭梦媛当时也在市一中进行训练。“那时候在一中前面租个两室一厅的房子,专供他们吃饭,以运动员的标准来控制饮食,我自己买菜,请人做饭,中午监督他们的午睡,下午读完书,五点多就训练到七点多吃晚餐。吃完晚餐我也不能到处跑,得盯着他们做作业,检查完后才能走。”邓全洲说,自己虽说是教练,但就跟保姆一样,事无巨细,都得照看到,为的就是学生能健康成长,让家长放心。

步幅越大,跑的越快。

       提“胆汁”上课,对学生负责到底

   邓全洲的选材区域在各区县(市),孩子们远离父母,转学、训练,在生活上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教练。“没有重大的事,我一般不会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。”

   2019年,邓全洲胆囊炎发作,手术前住了三次院。“做穿刺后,有一个多月时间都在用导流管,把堵塞的胆汁引出来。”那段时间,邓全洲也没有休息。为不让学生发现,他用布袋子藏好胆汁容器,针插在腹部,袋子手提着,就这样提了一个多月,坚持在田径场上指导训练。

  “当时吃饭睡觉身边都放个袋子,很多事情不能做,动作无法示范只能给他们看视频,两只手没办法搬东西,学生就发现了,就问邓老师怎么了,我就说做了个小手术,不要紧。”学生发现后也深受感动,学校领导和家长知道情况后内心也无比震撼。

   2019年邓全洲荣获“常德市五一劳动奖章”。2021年,邓全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市一中田径场,核心力量训练。

跨栏练习。

      体教融合,是田径运动发展的长久之路

   谈及常德田径运动未来的发展,邓全洲笑着说:“只要读书方便,就会越来越好。”

   市体校党支部书记、校长涂勇也深有同感:“体校是培养输送文化成绩好、运动技能强的体育后备人才的学校,我们要让体育为青少年赋能添彩,所以深化体教融合是加强当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。”目前常德芷兰实验学校是“校校合作共建”的省级田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。市体校在师资、资金、器材等方面对田径训练基地予以保障,芷兰实验学校则在训练场地、文化教育等方面给与在训运动员支持。

   “我们从各区县(市)选拔的优秀田径苗子能在芷兰就读训练,从初中到高中,这六年就形成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“一条龙”的训练体系,保障了项目梯队建设,解决了很多问题,运动员拿到金牌,进入省专业队和重点大学,也同时给学校争了光。”在涂勇的构想中,促成教体融合是一个“多赢”的事情。邓全洲没有辜负期望,执教期间,常德田径队在各大赛场拿到了100多块金牌,并为省队,国家队输送了队员。


        来源:常德日报·常德融媒客户端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