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党务政务>详细内容

家国同庆、平安相伴——市体校国庆节中秋节假期安全告知书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9-29 10:02:54 【字体:

尊敬的家长朋友、亲爱的同学们:

您好!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,我们即将迎来国庆节与中秋节双节叠加的美好假期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,2025年国庆节、中秋节假期为10月1日(周三)至8日(周三),共8天,9月28日(周日)、10月11日(周六)上班。感谢家长朋友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。为切实做好假期期间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,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、祥和、文明、愉快的假期,特提醒您和孩子注意以下安全事项:

一、交通与出行安全

假期旅游探亲出行流量叠加,公路客运、自驾出行集中,交通安全风险突出,务必高度警惕!

1. 自觉遵守交通法规,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,提前规划路线,及时了解路况与天气,尽量错峰出行。

2. 过马路走斑马线,严格遵循“一停二看三通过”原则,不闯红灯、不翻越隔离栏;通过无信号灯路口时,牢记右侧先行、转弯让直行等规则。

3. 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,未满16周岁禁止骑电动自行车,骑行时务必佩戴安全头盔,不逆行、不载人。

4. 不在公路上、停放车辆周围或车辆盲区玩耍打闹,警惕大型车辆的内轮差风险。

5. 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、不听音乐,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。

6. 坚决拒绝乘坐私揽客源、无营运资质的“黑车”,不乘坐超员的面包车及轻型货车、三轮车等非载客车辆。

7. 乘坐私家车要全程系好安全带,12岁以下儿童不坐副驾驶并规范使用儿童安全座椅;不乘坐超速、酒驾车辆。

8. 外出时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,尽量结伴而行,严格落实“四知道”原则:明确掌握去向、同行人员、活动内容、返家时间。若未按时回家,家长需第一时间联系核实或报警。

二、旅行与活动安全

1. 外出前提前了解途经地、目的地天气、交通及景区开放情况,避开大风、暴雨、大雾等恶劣天气,合理规划行程。

2. 进入景区、商场等公共场所,首先关注安全出口位置,自觉遵守秩序,不拥挤推搡,服从工作人员指挥,防范踩踏风险。

3. 选择正规、安全的活动场所和娱乐设施,了解其安全设备配备及应急救护条件。

4. 参与登山、徒步等户外活动时,不擅自进入未开发的区域或尝试偏僻路线,做好防护装备,听从向导安排。

5. 人流密集场所尽量避开,确需前往时,可佩戴定位电话手表、穿鲜艳衣物以便识别,时刻看护好孩子以防走失。

6. 入住宾馆后,主动了解应急疏散路线,不躺卧吸烟,遇紧急情况听从现场引导。

三、应对极端天气

1. 假期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降雨、大雾、团雾,北方部分区域或有降雪,需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,恶劣天气尽量避免外出。

2. 遇暴雨时,避开排水井、沟渠和积水路段,远离低洼地带,就近寻找安全避险场所,紧急情况拨打110、119求助。

3. 雾天出行需开启雾灯,降低车速,保持安全车距,避免在高速路随意停车或变道;遇团雾应立即减速,就近驶入服务区或驶出高速。

4. 途经山区需警惕山体滑坡、落石等风险,发现道路异常立即绕行并报警。

四、消防安全

1. 假期居家或外出住宿,均需注意防火。家中定期检查电线、燃气管道及电器设备,不私拉乱接电线,易燃杂物不密集堆放。

2. 不使用湿手触碰电器、插拔插头,不随意拆卸电器设备,远离电源与火源。

3. 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、开窗通风,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报警,严禁在现场开关电器、使用明火或拨打电话。

4. 牢记火灾逃生知识:遇火情用湿毛巾捂口鼻,弯腰低姿撤离;火势较大无法逃生时,关紧房门并发出求救信号。

五、居家安全

1. 用电安全:避免多个大功率电器共用一个插座,外出前关闭非必要电源,及时更换老化电线,防范电气火灾。

2. 用火用气:使用燃气灶时保持通风,做到人走火灭、阀关;不私接燃气设施,掌握燃气泄漏应急处置方法。

3. 物品管理:将易燃、易爆、有毒、锋利物品妥善保管,不让孩子接触;教育孩子不将异物塞入口鼻耳,不玩危险玩具。

4. 活动安全:不攀爬窗户、阳台等高处,防止坠落;杜绝高空抛物,居家运动做好防护,避免运动损伤。

5. 防骗防盗:陌生人敲门勿随意开,快递、网购信息及时销毁,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。

六、饮食卫生安全

1. 假期聚餐增多,需注意饮食卫生,饭前便后勤洗手,水果彻底清洗或削皮,防止“病从口入”。

2. 规律进餐,避免暴饮暴食,注重营养均衡,多吃新鲜蔬果,减少高油高糖食物摄入。

3. 不食用变质、过期、“三无”食品,不购买来路不明的食物;在外就餐选择正规餐饮机构,查看卫生资质。

4. 饮酒有害健康,严禁学生饮酒;家长也需杜绝酒驾醉驾,守护自身与他人安全。

七、网络安全

1. 合理安排手机、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,避免沉迷网络,家长需关注孩子游戏充值、主播打赏等行为,树立正确消费观念。

2. 文明绿色上网,不浏览不良网页,不发布、转发虚假信息,不随意注册陌生网站账号。

3. 牢记防诈骗“三不一多”:未知链接不点击,陌生来电不轻信,个人信息不透露,转账汇款多核实。

4. 重点防范冒充公检法人员、游戏领福利、网购退货、刷单返利等诈骗形式,不与陌生网友私下见面。

5. 参与假期兼职需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,警惕高额报酬诱惑,避免误入传销等非法组织。

八、心理安全

1. 双节是亲子沟通的好时机,家长应多与孩子交流,了解其心理状态,接纳情绪变化,建立良好亲子关系。

2. 与孩子共同制定假期作息表,合理安排学习、运动、家务及休闲时间,避免作息紊乱。

3. 发现孩子出现持续情绪低落、焦虑烦躁等情况,及时引导宣泄,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。

4. 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与情绪调节,做到劳逸结合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

九、防性侵和防欺凌

预防性侵,敢于说“不”

1. 明确身体隐私部位,任何人未经允许触碰均需坚决拒绝并大声呼救。

2. 对陌生人的糖果、玩具等馈赠保持警惕,学会拒绝不合理诱惑。

3. 不跟随陌生人或不熟之人前往隐秘场所,遇可疑情况立即向信任的成年人求助。

温馨提醒:男孩女孩均需提高警惕,遭遇侵害后不要沉默,立即告知家长并报警,不让坏人逍遥法外。

预防欺凌,选对方法

1. 遇欺凌不害怕、不沉默,优先保障自身安全,及时逃跑、呼救,并向家长和老师报告。

2. 与同学发生矛盾时,通过平和沟通解决,切忌以暴制暴,避免矛盾升级。

3. 知晓欺凌需担责:《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》明确对欺凌行为的处置措施,构成违法犯罪的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十、防范宗教渗透,抵制不法邪教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规定:“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、损害公民身体健康、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。”家长需引导孩子防范宗教渗透,抵制不法邪教。

邪教具有被神话的教主崇拜、实施精神控制、宣扬“末世论”、秘密结社、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等特征,需教育孩子认清其本质,坚决拒绝并及时举报。

家长朋友们,孩子的平安健康是团圆欢庆的基石。请您切实履行监护责任,加强安全教育与监管看护。让我们携手同心,共同守护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!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常德市体育运动学校

2025年9月29日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